为帮助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促进朋辈互助,营造温暖有爱的校园氛围,为同学们成长成才提供心理支持,5月24日下午,由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心理文化节——“心动力·体同行”心理趣味运动会在丰台校区操场火热开展。全校20余支宿舍队伍、超120名学生在心理迷宫、极限解码、情绪气球、平衡之力等四个趣味运动中释放压力、深化协作。

活力开场:当体育遇见心理疗愈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运动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希望大家在游戏中打破心理壁垒,用协作传递能量。”随着发令枪响,以宿舍为单位的参赛队伍迅速投入挑战。从蒙眼穿越障碍的“信任盲行”到指压板上的“心灵对话”,每个项目都巧妙融合体能训练与心理探索——队员蒙眼时,队友的耐心指引让“考试焦虑如何应对”的问答充满温度;指压板上单脚平衡的颤抖中,“感恩室友的小事”分享让疼痛化作暖流。


高能瞬间:游戏里的团队“心”力量
“极限解码·团队接力”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跳绳、俯卧撑的体能消耗后,队员们需合力拼合“挫折是成长的阶梯”心理格言拼图,某宿舍因分工混乱险些落后,队长及时调整策略:“体力好的先完成运动,逻辑强的负责拼图!”最终反超夺冠。而“情绪气球·压力爆破”则成为全场最解压的时刻——“论文开题好难”、“体测怕挂科”的焦虑被写在气球上,队员们背夹气球跑向终点,踩爆气球时喊出“找导师沟通”、“每天锻炼半小时”的应对方案,欢呼声与爆破声交织成青春的释放宣言。


暖心收尾:仪式感里的成长印记
颁奖环节中,斩获前三名的宿舍捧走定制帆布袋与“最佳团魂”证书,所有参与者均获得钥匙扣、书签等纪念礼品。2024级学生某同学感慨:“原以为是单纯的体育活动,没想到在指压板上分享室友帮我占座的小事时,突然眼眶发热——原来默契早藏在日常细节里。”活动尾声,学生们围坐交流,汗水未干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本次活动通过“体育竞技+心理赋能”的创新形式,让同学们在协作中看见彼此的力量,在运动中完成心灵的对话。正如指导老师所说:“当汗水与笑声共鸣,体育便成了最好的心理催化剂。”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体心融合”育人模式,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搭建更多元的实践平台。
编辑|符开平
图文|吴治德
初审|刘 瑜
复审|麦什一
终审|刘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