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体育学院特邀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振明在丰台校区以《瞄准“新举国体制”的体教融合》为主题开展讲座。毛教授对体教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度剖析,为体育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本次讲座由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训练系主任董文梅主持,学院2023级、2024级研究生在图书馆报告厅聆听讲座。

毛教授指出,体教融合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且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在第一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到北京奥运会后,体育部门为选拔运动员苗子,期望教育部门招收退役运动员,在学校构建青训体系。教育部门设立了“后备人才试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 ,同时开展奥运教育、编写运动员教材,以及组织大学生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活动。这一阶段的体教融合,主要是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力量,借助学校平台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到了第二阶段,即2013年前后,体教融合进入改革完善原有“举国体制”的内涵性融合阶段。体育部门开启社会化改革,教育部门也承担起更多竞技体育工作,像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等项目蓬勃发展。这一转变体现了体教融合在理念和实践上的深化,不再单纯聚焦于人才选拔,而是注重从教育内部推动体育发展。 如今,体教融合迈向新的阶段。运动员培养与竞赛更多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双轨合力、体大于教、教快于体” 的态势,这一阶段预示着体教融合将打破传统模式局限,更加注重教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此次毛教授的讲座,不仅梳理了体教融合的发展轨迹,更是对未来体育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思考。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备受关注的当下,体教融合新态势有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体育综合实力注入新动力。我院学子听完讲座后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体育学院将不断举办高水平学术专题讲座,持续营造学院良好的学术风尚。
文字:刘凯
图片:董云鹏
编辑:夏英杰
初审:刘瑜
复审:麦什一
终审:刘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