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收藏本站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行讲坛”系列讲座(第三十九期)夏天教授:《我为什么劝大家做体育口述历史》
2025-11-05

1028日,体育学院特邀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天副教授,以《我为什么劝大家做体育口述历史》为题,开展了一场聚焦体育口述历史与科研前沿融合的学术讲座,深入探讨体育口述历史在体育史研究、学科交叉创新等领域的前沿价值与实践路径。体育学院2024级、2025级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体育学院副院长张凤民主持。

夏天副教授的分享以体育口述史的起源为起点,循着其发展脉络逐步深入,结合自身研究经历,系统介绍了体育口述史的核心研究方向、具体内容及实践路径,让在场学子清晰感知到这一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夏教授强调,新中国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亲历者、见证者(如老教练员、老运动员、老体育工作者)年事已高,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性”工程。他以采访多位已故体育界前辈的经历为例,生动说明了口述历史在保存“活史料”方面的紧迫性与不可再生性,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到体育口述历史的研究中去。

为让大家直观感受体育口述史的魅力,夏教授现场播放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视频及原运动生理教研室张问礼教授的口述影像,真实的故事与鲜活的细节让在场学子深刻体会到这项研究的独特意义。随后,他展示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转化案例——从口述史料出发,成功产出学术论文、专著、纪录片、短视频等多元成果。夏教授强调,体育口述史研究不仅能带来学术成就感,更能通过挖掘真实、感人的“中国体育故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转化。分享尾声,夏教授还介绍了国外体育口述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该领域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医学、法律等多学科的研究与实践中,为同学们拓展了学科交叉的视野。

讲座最后,张凤民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结合体育口述历史的学科特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怀揣对体育历史的敬畏之心,坚守“打捞记忆、留存文脉”的学术初心;二是要立志投身于体育口述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将个人研究融入中国体育史的宏大叙事中;三是要勇于实践,主动走近体育亲历者,在“记录—研究—传播”的完整链条中实现学术成长。


编辑 | 王鹏达

图片 | 刘佳怡

文字 | 陈信卫、张书泉

初审 |   

复审 | 麦什一

终审 | 刘云喜

十月
26
讲座题目:我为什么劝大家做体育口述历史讲 座 人:夏  天讲座时间...
九月
22
讲座题目:科技助力国乒长盛不衰主 讲 人:肖丹丹讲座时间:9月28日...